1月11日上午,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运行启动仪式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举行,标志着通过校地合作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取得又一重要阶段性建设成果。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林业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重庆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协同单位相关负责人,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室主任,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委员(兼)、纪工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彭世权,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副校长崔延强、副校长赵国华出席本次运行启动仪式。高新区管委会和西南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西南大学自然科学类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党政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主持。
仪式开始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考察了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展厅和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创制运行情况,详细了解了大科学中心建设背景意义、建设内容、建设规划、建设进程、建设目标等,及示范物种开展种质创制运行的具体实施技术方案、技术路线、设施设备和实验团队等。
吹响服务国家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号角
运行启动仪式上,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对参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支持和关心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和兄弟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建设,是西南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种业振兴和种源安全的重要论述,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破解种源“卡脖子”问题,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抢抓机遇,勇担使命,举全校之力,谋划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具体举措;是与高新区深化校地合作、携手共进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他强调,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投入正式运行后,学校将整合校内资源,组织优秀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着力围绕种质资源发掘与保护,创制与利用,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注重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将中心建设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人才集聚地,科技创新发源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真正建成全国乃至全球种质创制大平台。
左永祥在启动仪式致辞中指出,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重庆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坚持把生命科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优势、“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的政策优势、西南大学和重庆农科院等在渝高校院所的创新及人才优势,高水平建设“生命岛”,加快打造生命科学策源地、生物产业新高地。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必将为科学城下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先手棋”、打好种业“翻身仗”注入“硬核”科技力量。他强调,今日之西部(重庆)科学城,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来科学城创新创业正当其时、适得其势、恰逢其会;将以最大热情、最优服务、最强支撑推动以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为代表的大装置、大院所、大平台在科学城潜心研究、安心运营、舒心发展。他希望科技工作者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运行启动还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分别为启动仪式发来贺词、贺信和视频讲话,对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正式运行表示祝贺,并对中心建设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在贺词中指出,种质创新是国家重大战略,是中国人的饭碗能不能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前提和基础;希望中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有组织创新,服务支持好国家重大战略。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在贺信中指出,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内容,是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希望中心瞄准生物种质创新与利用的世界前沿,扎实开展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着力突破生物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创制重大战略性新品种,以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锚定目标、绝不放松的韧劲,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锐气,推动种质创制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打造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孙好勤在视频讲话中指出,2021年是我国种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启动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种质资源普查,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试点和种源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发布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推出农作物优势种业企业振兴,完成《种子法》修改,种业知识产权得到更强更有力的保护,种业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强调要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下力气解决遗传基础狭窄、基础研究不深、挖掘利用不够等突出问题;希望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化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激发种质创新创制的活力,努力锻造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国家样板,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重庆力量、重庆智慧和重庆方案。
启动仪式最后,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宣布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运行,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商务委、市林业局领导,重庆高新区管委会领导、西南大学校领导共同按下启动柱。与会人员一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促进前沿学术交流 举行种质创制与应用高新论坛
启动仪式结束后,在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第一期种质创制与应用高新论坛。家蚕创制示范团队负责人夏庆友教授,杨树创制示范团队负责人罗克明教授,青蒿创制示范团队负责人廖志华教授,分别作《种质创制:基本原理与应用》《杨树种质创制工程》《合成生物学与药用植物种质创制》的专题报告。
凝心聚力 多方奋力推进建设 共促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运行
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于2021年1月15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园正式揭牌,并启动开展一期2万平方米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为促进项目工程建设及早落地见效,西南大学凝心聚力,着力开展有组织科研,打破原有学院、学科组织模式,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全力推进大科学中心建设。一是将种质创制纳入学校“双一流”一体化建设,划拨专项经费支持种质创制重大工程建设。二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专门成立了种质创制科学中心建设办公室。三是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建设工作;建立种质创制首席科学家制度;建立专题推进会制度。四是加强内外协同,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定期交流对接制度,共同协商推进。五是加强种质创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主要物种开展种质创制科学研究;专门设立种质创制专项招生培养计划,2021年招收了50名专项研究生,并为种质创制团队提供专项人才引进通道。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科学技术司、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等国家部委的关心和支持,先后到校和中心调研指导建设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听取工作汇报,专题部署提出建设要求;市级相关部门、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全力支持工程落地建设,多次实地调研推进建设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紧张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迎来了大科学中心的正式运行。
实施规模化种质创制 建设育种创新大平台
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的核心战略任务为资源保护、资源数据化和规模化种质创制与应用,研发种质创制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重点建设“五库四平台一中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顶尖人才培育和产业转化功能,努力建成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团队、一流产出、一流应用的“五个一流”国际领先动植物种质创新中心。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召开了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并发布《关于落实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精神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筛选公布了为育种创新提供支撑服务的专业化平台,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纳入了国家支撑服务育种创新的5个专业化平台之一。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夏庆友教授表示:“通过开展规模化智能化种质创制,我们将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型素材,这些素材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应用于育种,未来将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规模化进行鉴定筛选与品种培育工作。同时,创制出的材料也可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契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科学中心将秉持“合作共建、开发共享、创新引领、协同共赢”的发展理念,广邀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种业企业优势科技力量和人才团队,充分利用该平台联合攻关,共谋发展。
示范物种先行先试 开启设计育种新征程
从运行启动仪式现场了解到,中心将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种,按照“整体规划、分批分次”的原则,有序推进种质创制科学设施建设。首批示范物种家蚕、杨树、青蒿因基于良好的创制基础和条件,将开展先行先试。通过未来五年创制计划,力争完成家蚕全基因组创制,创制新素材1万余份;建成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杨树基因编辑突变体库,创制具有育种价值的基因编辑遗传素材;建设青蒿种质资源库、构建覆盖青蒿重要经济性状的突变体库和萜类生物合成元件库。从而为示范物种高产优质和高附加值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后期将陆续开展柑桔、水稻、油菜、棉花、马铃薯、甘薯、罗非鱼、茶树、黄连等物种创制研究,厘清种质资源,研发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规模化、工程化创制,达到发现资源、创制资源、研究资源、利用资源之目的,开启设计育种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