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关于评选创新争先奖的通知》(渝人社发〔2025〕84号)要求,我单位按要求开展了评选推荐工作,组织专家评审,提出了拟推荐对象名单。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现将沈关望等1名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拟推荐推荐对象、家蚕种质创制团队等1个创新争先奖团队奖拟推荐推荐对象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5年3月20日至3月26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电话、来访等形式向我单位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程杨
联系电话:023-89198101
通讯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高新大道28号
附件:创新争先奖推荐对象事迹简介
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
2025年3月20日
创新争先奖推荐推荐对象
事迹简介
一、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推荐推荐对象
沈关望
沈关望,男,汉族,1986年10月生,现任西部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副研究员。他热爱科研,研发获得吐丝后停止发育的“免烘茧”和能消化利用纤维素的家蚕种质资源,解决了传统育种几乎无法突破的瓶颈。以家蚕为模式,利用基因编辑和基因增量表达技术,从分子水平获得了改变家蚕生长发育的高产高抗家蚕种质资源。研究获得 “生产推广型”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开发基于饲料的家蚕高密度智能养殖技术体系。相关事迹被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20190709期,破解基因好养蚕)、《创新进行时》(20210503期 探访国家重点实验室)、《我爱发明》(20221103期:十亩桑田“搬”回家),《光明日报》(我在现场-智能养蚕),《重庆日报》(蚕宝宝吃饲料 “智能保姆”高效投喂)等媒体报道。他敬业奉献,担任重庆市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重庆市永川政协委员、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和企业开展基于蚕桑的现代农业知识普及和推广,成功在重庆主要区县、云南、广东、安徽等地开展家蚕的饲料养殖技术,受到当地政府和相关行业的高度认可。他钟情教育,指导研究生提交的参赛作品《致病性病原感染的快速诊断与治疗策略开发》获2024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基于信号肽肽酶的抗病毒家蚕品种创制及其在白僵蚕生产中的应用》获第十二届重庆市科慧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二、创新争先奖团队奖推荐推荐对象
家蚕种质创制团队
该团队有45余人专职成员,其中,高工16人、副高17人和博士41人,2025年团队将达300人。
家蚕种质创制团队始终秉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发展科学、革新技术、振兴产业、弘扬文化”的长远目标为使命,瞄准蚕桑产业重点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紧密围绕:家蚕工程化育种工厂的建设,家蚕工厂化育种关键技术体系的构建,家蚕种质资源的多组学大数据化,家蚕重要基因素材库的规模化创制,以及新突变基因素材的功能研究和应用推广等核心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转化。
家蚕种质创制团队先后完成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家蚕重要经济性状分子功能解析、家蚕转基因素材创制、家蚕基因编辑技术与种质创新等重要科研任务、建立了丝蛋白表达调控、新型丝纤维材料研发、昆虫激素调控与营养信号、家蚕免疫机制与抗性品种培育、基因操作与遗传素材改良、家蚕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等研究方向,构建了生物信息学、家蚕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突变基因定位克隆、结构生物学、转基因与基因组编辑、家蚕生物反应器、动植物活性物质提取及利用等重要的功能性研究平台,在家蚕丝蛋白合成、家蚕变态发育、免疫抗性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目前,中心继续引领国际前沿,提出并开展家蚕规模种质创制研究和大科学中心建设,受到了国家和重庆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